为何屡次发生高层领导干部腐败案件?怎样通过制度化建设预防腐败?10日下午,北京团小组讨论时,备受关注的反腐倡廉成为讨论主题。两个多小时内,5名代表争相发言。
“反对腐败、建设廉洁政治,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,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,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,甚至亡党亡国”、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不管涉及什么人,无论权力大小、职位高低,只要触犯党纪国法,都要严惩不贷”……
代表们提出,政治清明、廉洁政治写入报告,将有效堵塞腐败漏洞、提升反腐防腐能力,亟待制度体系建设。
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:反腐必须加强纪律检查工作
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党组书记杜德印发言时表示,报告中的“纪检工作指导思想”部分,写入了“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”,“是因为少数干部不清正,使政府出现不清廉?是个别政府部门不清廉,使政治清明受到了影响?纪委工作报告提出的‘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’,不是一个新概念,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,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。”
杜德印称,预防腐败、反对腐败,必须加强纪律检查工作,但并不是加强了纪检工作就能防止腐败。在注重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,还要从风气、文化、环境等方面综合治理,“不能让环境的评价规则发生变化。如果做好人更难,那就麻烦了。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,都应该为我党建设清明的政治而努力”。
北京市纪委书记叶青纯:“海选”同时防范以票取人导向
中共北京市委常委、中共北京市纪委书记叶青纯发言时称,十七大报告就已提出,反腐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。去年至今查处的薄熙来案件、刘志军案件,均表明了党和国家反对腐败、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决心。但从陈良宇案到薄熙来案,领导干部发生的腐败案件引人深思。
十八大报告针对反腐倡廉特意提出,“加强对领导干部,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”。
叶青纯表示,为提高预防腐败能力,基层已经开始就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采取创新举措,比如第一轮的海选推荐,以扩大民主,“这是正确的方向”。他强调,同时也应防范以票取人导向。
北京市组织部部长吕锡文:“只有不生疑 才有信任感”
中共北京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吕锡文发言时表示,报告明确了反腐倡廉的制度和体系。她强调,反腐倡廉需要创造好的政治生态环境。
她说,“要务实,答应老百姓做到并且可以做到的,我们要认认真真做到”;“要透明公开,只有不生疑,才有信任感。咱们的老百姓是很讲道理的”;“如果你遮遮掩掩、腻腻歪歪,恐怕问题就会‘黏’在手上”。(记者王姝)
代表声音
于丹(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) :“亟待建立可量化反腐制度体系”
知名学者于丹代表表示,中国文化重道德轻规则,无论是传承数千年的孔孟思想,还是伦理道德体系,都强调个人道德修养,“不崇尚选举,不崇尚制度,但崇尚道德”。
例如历朝历代口口相传的清官,之所以成为清官,受到百姓敬仰,并非因其遵从法律制度体系,而是因其自身的个人道德光环,敢于挑战和颠覆规则。
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探讨2012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公职人员财产公示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最高人民法院不回避个别错案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北京15万套保障房开工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住房、医疗、就业、居民收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张贤亮大笑否认包养五情人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冲潜规则公考会“押错宝”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江西九江长江大桥出现裂缝2013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全国公务员逾700万5年中67万获处分福建2012春省直政府系统拟录用公示(二十四)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广东正研发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干部移民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党代会代表提案制须10人以上联名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改革者群体要有一致的自我牺牲的自觉